——自身能力進一步提升。持續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持續糾正“四風”問題,“三公”經費下降4.4%。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鎮(辦)、縣政府工作部門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清理政府文件736件,廢止323件。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71件、政協委員提案202件,滿意率90%以上。
國防動員、機構編制、民族宗教、外事僑務、防震減災、檔案管理、婦女、兒童、殘疾人、慈善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在宏觀形勢嚴峻復雜、不確定因素增多的大環境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這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特別是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廣大黨員干部舍小家顧大家、肩負脫貧責任、心系貧困群眾,真情幫扶、合力攻堅,付出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人民,向各人民團體以及支持丹鳳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看到,我縣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還很突出。從經濟發展看,經濟總量小,支撐長遠發展的大項目不多,財政收支矛盾十分尖銳。從產業轉型看,產業鏈條短,科技含量低,產業附加值不高。從民生保障看,脫貧攻堅任務繁重艱巨,承諾的“民生十件實事”個別還沒有辦理到位。從社會治理看,營商環境仍需改善,創新社會治理面臨新的挑戰。從干部作風看,部分干部作風不實、擔當意識不強,少數干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問題時有發生。
對此,我們要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新,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18年政府工作思路與重點任務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打好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和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h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新發展理念為統領,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脫貧攻堅總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落實“五個扎實”、“五新”戰略任務,全力打好“五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
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5%左右,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左右,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同口徑增長3%、6%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8%、8.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左右,城鎮失業登記率控制在3.9%以內,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完成。
重點抓好十項工作:
(一)聚力打好脫貧攻堅戰,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聚力開展脫貧攻堅行動,打好脫貧攻堅戰,確保50個貧困村出列、2.5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大力推進產業就業脫貧。重點抓好肉雞、食用菌、核桃、中藥材、葡萄、魔芋、電商和光伏等十大產業,建設流嶺藥業、蟒嶺菌業、商於古道文化旅游三大產業園區,啟動建設20MW集中式光伏發電站,建成總裝機容量13.5兆瓦的村級(聯村)光伏扶貧電站64個,持續推進華茂牧業現代農業產業扶貧試點工作,帶動3461戶12250人脫貧。實施就業扶貧“五個五”工程,促進2000名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實施金融扶貧,引導金融、保險機構擴大信貸扶貧和農業保險覆蓋面。
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實施通村通組瀝青路(水泥路)、安全飲水、動力電等基礎設施“三提升”工程,完成50個貧困村飲水安全提質達標;新建改造電力線路284公里,改造縣鄉道路52公里,整治“油返砂”公路838.6公里;建成39個貧困村文化活動廣場,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
全力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建成老君、趙溝、寺坪、巒莊、武關、花瓶子等易地扶貧移民搬遷安置點,建成安置房5434套,2800戶群眾入住,完成危房改造688戶。深入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治理提升年活動,建立環境治理長效機制,開展改廁、改灶、改圈“三大革命”,全面清理“六堆”,不斷改善人居環境。
深入開展扶志扶智活動。常態化推進扶志扶智“十個一”活動,完善村規民約,弘揚優秀文化,建設文明新風,設立孝道基金200萬元,建成155個村(社區)愛心超市,通過教育引導、具體扶持、激勵表彰等綜合措施,全面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提高自我發展能力。
大力推進社會扶貧。全面落實產業、就業、教育、健康、生態、兜底等扶貧政策,保證各類扶貧政策及時兌現。抓住省紀委、省發改委包抓機遇,深度推進商洛學院、交大一附院、省國資委“合力團”幫扶行動,爭取更多的項目、資金、技術支持。整合各類扶貧資源,持續深化雨丹協作,構建各方聯動、合力攻堅的大扶貧格局。
(二)持續擴大有效投資,扎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堅持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抓手,著力推進項目建設,不斷增強經濟實力。
加快建設項目。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性作用,實施縣級重點項目55個,投資142.9億元,建成中醫院、東鳳葡萄酒莊、鳳鳴閣、雙孢菇深加工等項目。開工建設金山養老、丹江生態長廊、新建丹鳳高級中學等項目。丹寺路建成通車,月日至竹林關、蘇溝至東嶺、龍王坪至詹灣等道路開工建設。加快丹寧高速、環城北路、商鞅邑城、縣城地下綜合管廊、石槽溝水庫、青峰水庫、冠山田園綜合體等項目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
做好項目策劃。圍繞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在綠色食品、文化旅游、現代材料、軍民融合等方面策劃過億元的大項目100個以上,確??h級重大項目庫儲備項目保持在150個以上。加快推進PPP項目建設,力爭6個以上PPP項目進入省級項目計劃。
擴大招商引資。高質量辦好第二屆丹鳳客商大會,積極參加第二十二屆西洽會、農高會等重點節會招商活動,充分發揮招商聯絡處、駐外商會等平臺的作用,開展主題招商、以商招商、精準招商,至少招商落地1個1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進一步完善招商項目綠色審批通道、項目推進、跟蹤服務機制,推動項目落地,實現招商引資到位資金75億元以上。
(三)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大力振興工業經濟
按照“園區承載、循環發展、綜合利用”的思路,大力發展現代材料、綠色食品、電子產品三大支柱產業,加快工業振興。
提升傳統產業。推進堯柏水泥、恒發銅業技改步伐,完成盛秾生物年產3萬噸有機肥技改;加快葡萄酒“兩廠兩莊”提質增效,建設萬畝優質葡萄基地,實施集群化發展,重振丹鳳葡萄酒雄風;支持恩典服飾、宇康食品等外銷型企業技改擴能。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力促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新增規上工業企業4家、小微企業200戶,實現工業總產值140億元。
培育高新產業。聚焦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三大領域,引進天和防務等4家電子企業。引導企業建立研發中心,抓好科技企業孵化器培育、星創天地和眾創空間等科技研發平臺建設,積極構建“核心技術+資本”等新型創新創業模式,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家、科技型企業2家。
增強園區承載能力。按照創建省級工業園區的標準,加快縣域工業園區建設,建成標準化廠房8萬平方米,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健全體制機制,著力構建企業快速成長新高地,力爭新增入園企業8戶以上。
(四)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深化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培育特色產業。啟動實施核桃產業轉型升級示范縣創建,出臺《核桃產業提質增效實施意見》,建設2個千畝、3個萬畝標準化核桃種植園,完成低產園改造(高接換優)2.6萬畝,確保核桃產量達到1.8萬噸以上;促進鳳林科技、凱森工貿、五谷源公司達產達效,建成西北核桃交易市場;建設雙孢菇菌種繁育基地,新建500個雙孢菇大棚,發展袋料香菇3000萬袋;建成標準化肉雞養殖小區3個,新增飼養能力500萬只;加大標準茶園建設,新建標準化茶園1000畝,綜合科管5000畝。建設1.5萬畝魔芋種植基地,年加工魔芋1萬噸。做強農業園區,抓好民樂、萬灣、華茂等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提檔升級,加快棣花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培育加工型龍頭企業2家,新增2個省市級農業園區,新建縣級農業園區5個,認定縣級以上示范專業合作社10個,家庭農場5個,專業大戶10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70人。大力實施農特產品質量提升和品牌創建工程,提升丹鳳核桃、丹鳳葡萄、丹鳳香菇品牌,不斷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加快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做好鄉村規劃編制,完成城鄉建設總體規劃。完成節水灌溉2000畝、坡耕地綜合整治2500畝、土地整理660畝,開工建設棣花山水林田綜合治理省級示范項目。大力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創建美麗宜居示范村12個。
激發農村發展活力。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政策,積極開展土地“三權”分置試點,鞏固18個“三變”試點村改革成果,再啟動24個村改革工作。加快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加速土地流轉,發展多形式規模經營。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支持外出創業能人返鄉創業,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農村經營。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扎實做好第十次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
(五)加快發展全域旅游,推動三產服務業快速發展
以商於古道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為主線,加快文化旅游資源整合,促進多業融合,推動全域旅游快速發展。
加快旅游項目建設。完成全域旅游規劃編制,啟動省級旅游示范縣創建。加快推進棣花國家5A景區創建,完成萬灣美麗鄉村3A景區創建,抓好棣花省級旅游度假區建設。上運石地質公園、汽車文化主題公園等項目年底建成,棣花驛3月1日開園營業;魚嶺水寨、棣花文修谷等項目3月底開工建設;做優航空旅游產業,金勝、鳳凰2家航空駕照培訓學校入駐,開通與全市3A級以上景區及周邊旅游景點低空旅游線路,年底開通南京至商洛航線,開啟我縣航空旅游新時代。
做好旅游市場營銷。策劃辦好“葡萄酒國際論壇”、“商鞅改革論壇”、“荷花節”等系列節會活動,打造丹鳳一日、兩日旅游線路。建成縣游客中心,推進智慧旅游建設,新建旅游廁所12個,加大旅游市場監管,切實提升旅游服務水平和游客滿意度,接待游客73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0億元以上。
培育新型服務業態。加快培育面向公眾的文化體育、休閑養生、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等新型服務業態,提升祥瑞物聯商貿綜合體,大力發展倉儲式超市、連鎖經營店等新型商貿業態,帶動服務業擴規提效。實施“互聯網+”行動,建設電商扶貧孵化園、供銷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和電商產業物流園,實現155個村(社區)農產品電商站點全覆蓋,爭創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億元。
(六)著力加快城鎮建設,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按照縣城、重點鎮、美麗鄉村融合發展路徑,強基礎、補短板、促聚集,構建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體系。
強化規劃管控。抓住納入《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機遇,加快撤縣設區步伐,加強城鄉規劃管控,完成縣城總體規劃(2016-2030)修編和控制性規劃編制、7個鎮總體規劃修編和44個鄉村規劃編制工作,形成完整的規劃體系。剛性規劃執法,嚴厲打擊亂占亂建違法行為,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加快縣城建設。按照東提西進南擴北改的思路,啟動東河、花廟路、環南路棚戶區改造工程,實施環西路北延、中心街改造項目,完成商邑大道濱河段、312國道城區段、老君丹江大橋項目以及縣委路、機耕路、車站路等7條12公里道路雨污分流管網工程;建成城市規劃展覽館及工人文化宮(鳳鳴閣),完成3公里水域景觀建設和丹江兩岸綠化亮化工程,不斷提升城市品位。
打造特色小鎮。繼續推進棣花文化旅游名鎮和文創小鎮建設,爭取進入國家特色小鎮行列。加快航空航天博覽園、商山旅游開發、商君路等項目建設,著力打造秦嶺飛行小鎮。加快竹林關省級重點鎮建設步伐,鞏固國家衛生鎮創建成果,啟動竹林關第二小學、水上業態開發、江北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年底實現鎮區通天然氣。加快鐵峪鋪、寺坪、土門等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
加強城鎮管理。以“四城聯創”為抓手,以城市綜合執法體制改革為動力,構建權責明晰、管理有序、執法規范的城市管理體制,提高城市管理法治化、專業化、規范化水平。鞏固提升創國衛成果,加快省級文明縣城創建步伐,開通“12319”城市管理服務熱線,發揮“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作用,實現城管責任網格化、日常管理精細化,著力解決亂占亂建、亂停亂放等突出問題,為廣大群眾營造舒適文明環境。
(七)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加快建設美麗丹鳳
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建設美麗丹鳳。
推進綠色發展。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嚴守生態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紅線”,扎實推進耕地占補平衡工作,4月底完成宅基地清理整頓工作,實現城鄉用地增減掛鉤500畝,促進土地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加快推進工礦企業節能技術應用,建成年產4000噸塑料回收利用項目。從嚴規范礦產資源管理,取締非法采砂、采礦場,加快廢棄礦山生態修復,以生態約束倒逼產業升級、發展轉型、環境改善。
建設生態家園。大力開展植綠護綠工作,加快實施“兩岸三線四區”重點區域綠化和生態修復、新一輪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綠色生態屏障項目,完成造林綠化4.8萬畝。加強縣域內河流綜合管護,實施丹國家濕地公園和流域治理項目,治理水土流失100平方公里。
維護生態安全。聚焦省市環保督察組反饋問題整改,深化環境網格化管理,落實河長、路長、田長等責任,嚴厲打擊亂砍濫伐、私采濫挖、非法捕獵捕魚等行為。
加快實施丹江流域污染防治四年計劃和縣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完成6鎮20村環境綜合整治,建設巒莊、土門等8個鎮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加快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確保丹江出境水質穩定達標。嚴格執行“水十條”、“土十條”、“氣十條”,扎實開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全面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確??諝赓|量好于或達到二級以上天數305天以上。
(八)切實加強財稅金融工作,提升服務經濟發展能力
堅持系統思維、綜合施策,做好聚財、理財、用財文章,積極防范財政和金融風險,不斷增強保障服務發展能力。
強化財政管理。完善綜合治稅措施,挖掘財政增收潛力,規范收入管理,提高收入質量。深入開展“育財強稅”活動,支持重點財源企業達產達效,培置后續財源,促進財政持續增收。加大上級資金爭取力度,確保爭取上級扶持資金增長20%以上。優化支出結構,嚴格控制“三公”經費,保障民生、“三農”等重點支出有效增長。強化政府性債務管理,做好存量債務置換工作,堅決制止鎮(辦)違規舉債,著力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支持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提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能力,擴大信貸資金投放,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突破40億元。支持企業通過公司債、企業債等方式融資,加強金融市場監管,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等擾亂金融市場秩序的行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九)全面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激發經濟發展新活力。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成房地產去庫存任務。嚴格落實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完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再精簡取消一批含金量高的行政許可項目。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進“多證合一”,放寬服務業準入限制,強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健全失信企業聯合懲戒機制,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加快安全生產、城市管理、文化執法等領域綜合改革,營造良好執法環境。深入推進公共衛生、教育、文化等領域改革,著力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優化營商環境。扎實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深入實施簡化企業開辦程序、降低企業信貸成本等“十大行動”,放寬市場準入。加強政務服務標準化清單建設,推進縣電子政務中心與網上服務平臺深度融合,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清理行政性收費項目,實行建設項目報建規費征收“一費制”,降低經營成本。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構建親清型政商關系,全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000戶。
擴大對外經濟合作。推動與南京雨花臺區的產業合作,共建飛地經濟產業園。加強與重點院校合作,建立常態化溝通合作機制,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5項以上,推廣轉化科技成果3項以上。深化與省市政府融資平臺資本合作,鼓勵增資擴股,組建縣級擔保機構,設立產業發展基金,實現多領域合作。
(十)大力發展社會事業,不斷增進人民福祉
堅持民生投入優先保障、民生工程優先安排、民生需求優先滿足、民生問題優先解決,切實辦好每一件民生實事,讓廣大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繼續鞏固和提升“義務教育均衡縣”、“雙高雙普”縣創建成果,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完善職業教育,開展特殊學生送教上門活動,不斷提高教育質量。持續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加快鎮村文化活動室、書香丹鳳、農家書屋建設,持續繁榮文藝創作,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常態化開展送戲、送電影、送書下鄉活動,豐富城鄉群眾文化生活。
強化社會保障。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以及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大創業就業政策支持,鼓勵全民創業,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2萬人,城鎮新增就業2000人。加大社會救助力度,健全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空巢老人和殘疾人幫扶關愛體系。探索互聯網+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模式,提高養老水平。扎實做好軍地軍民共建系列活動,推進省級雙擁工作模范縣創建。
維護社會大局穩定。落實政府、行業、企業安全責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鞏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成果,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持續保持對兩搶一盜、黃賭毒等多發性案件嚴打高壓態勢,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深化平安丹鳳創建,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推進“七五”普法,營造良好社會治安環境。加強社區矯正工作,預防重新犯罪發生。夯實信訪工作責任,暢通群眾訴求渠道,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各位代表,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政府的奮斗目標。今年,我們將繼續為群眾辦好10件民生實事:一是縣幼兒園改擴建和丹水小學啟動建設,新建丹鳳高級中學教學樓主體建成,江南幼兒園建成投用,新增學位1100個,解決“大班額”問題。二是縣中醫院遷建和精神康復??漆t院建成投用,縣醫院醫技樓改造項目主體建成,引進一批醫療專業技術人才,提升診療服務水平。三是加快實施城區天然氣和集中供暖支線管網建設,年底前實現城區供氣全覆蓋。四是6月底城西、城中綜合市場建成運營,年底城東綜合市場建成運營,西河綜合市場啟動建設,解決“買賣難”問題。五是建成城中、城西市場、江南小區、水務大廈4個地下停車場,增加停車位600個,解決“停車難”問題。六是打通金山路、江北大道西延、人民路至第三小學、龍駒大街西延、龍駒大街至丹江二橋、西小南路6條城區斷頭路,商邑大道建成通車;優化城鄉公交線路,建成城西二級客運站,解決“出行難”問題。七是完成42個村供水設施提升改造,城東水廠改擴建,保障供水區域5.5萬人飲水安全。八是啟動文化藝術中心建設,建成工人文化宮,縣游泳館、金山城市公園對外開放,推進全民健身。九是實施農村信息化工程,新建4G通訊基站100個,架設光纜線路1500公里,新建光網寬帶端口2.1萬個,接入數字電視5331戶,實現村村(村委會所在地)手機信號全覆蓋,讓更多的城鄉群眾用上高速寬帶、看上高清電視。十是啟動城區公墓建設,縣殯儀館建成運營,提升城鎮公共服務和民生保障水平。
三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人民滿意是政府工作的唯一標準,必須切實轉變職能,持續改進作風,創新服務方式,加快推進政府治理水平提升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打造學習型政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積極走出去,學習借鑒沿海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強化科技、金融、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大力弘揚專業精神,不斷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形成注重學習、學以致用的良好氛圍。
(二)打造效能型政府。深入開展政府行政效能提升活動,落實政府服務承諾、首問負責、限時辦結制度,堅決整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對重大項目、重點工作推進實行公開承諾、電視問政、追責問責工作機制,解決表態唱高調、行動落實差等突出問題。鼓勵改革創新,寬容包容失敗,支持干事創業,讓干事創業、務實奉獻成為全縣上下的自覺行動和共同追求,以馬上就辦、勇爭一流的工作效能,確保各項工作有創新、有亮點、有特色。
(三)打造法治型政府。把法治思維貫穿決策、執行、監督全過程,嚴格依法行政。執行民主集中制,嚴格遵循縣政府常務會、縣長辦公會等集體議事規則,實現科學民主決策。完善法律顧問制度,規范政務公開。強化權力集中部門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制度,防止權力濫用。規范招投標管理,堅決打擊圍標、串標等行為。主動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縣政協的民主監督和社會各界監督,讓行政權力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陽光運行。
(四)打造廉潔型政府。以永遠在路上的恒心和韌勁持續轉變作風,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和省市縣委的實施辦法,持續精簡會議和文件,堅決防止“四風”反彈。全面加強紀律建設,切實履行“一崗雙責”,從嚴整治懶政怠政。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推進公共資源、國有資產、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審計監督全覆蓋。嚴查侵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問題,以實際行動贏得人民群眾的信賴。
各位代表!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年度要有新作為。讓我們在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拓創新,追趕超越,譜寫丹鳳發展的嶄新篇章!